新闻中心

开云(中国)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开云(中国)> 正文

我校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会议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来源: 作者:杨丹、陈艳芳、宁顺广通讯员:陈艳芳责任编辑:日期:2025-09-18点击:

为统筹部署新学期教学工作,明确教学改革方向与重点任务,9 月 16 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 C108 会议室召开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会议以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主题,校长刘贻新、副校长袁光华出席,各二级学院正副院长、校企合作办公室主任、各专业主任及人事处、教务处、质量处、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参会,教务处处长杨文主持会议。

聚焦常规:系统部署教学核心任务

会议第一阶段为“聚焦核心任务,夯实教学根基,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教学工作部署。会议伊始,教务处副处长陈艳芳围绕“招生、教务日常、教学五金建设、实践教学(技能大赛)、数字信息支撑、重点攻坚任务省域高水平学校建设”六大板块,对本学期教学常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她介绍,2025 年学校录取工作已圆满完成,生源质量显著提升,普通类本科线上录取人数更是创下历史新高;下一步,学校将重点推进 2026 年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试点申报,进一步扩大优质人才培养规模。在教学管理层面,陈艳芳强调,学校将持续推进教学制度管理文件“废改立”,修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强化学生学业预警与学习过程跟踪;针对期初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专业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确保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围绕五金建设,布置重点建设任务,加强信息化数据支撑,用AI赋能教学,最后重点强调了本学期的攻坚任务“省域高水平学校建设(优秀)指标”、“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任务指标”“广东省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任务部署。

随后,质量处副处长李绮就“2024-25学年学生期末评价常规课程教学质量测评数据”进行解读分析,明确将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保底线”向“追高线”转变,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变,推动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落地见效,为教学质量提升筑牢制度根基。最后她对本学期的常规工作和重点工作做了部署和说明。

专题赋能:多维度探索教学改革路径

会议第二阶段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题报告环节,三位报告人结合实践经验,从不同维度分享教学改革思路,为新学期教学教学改革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副校长袁光华以《职业教育核心要素解析与实践》为题作报告,聚焦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关键路径,从教材建设(解读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要求)、专业体系优化(分析专业体系层级结构与实践应用)、教学资源协同(梳理教学实施要素层级与协同机制)、学习情境设计四个维度,系统阐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与实践逻辑,为学校职业教育改革指明方向。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谢智阳副教授围绕《世界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改革思考》展开分享,结合技能竞赛实践,通过金奖案例PPT 展示,详细介绍世界技能大赛备赛经验与建议,并深入分析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启示。他强调,要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的标杆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将企业实践项目和教师课题项目融入课程,推动教学内容的创新升级,加强专业主任的培养,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人文艺术学院校企办主任高晓杰副教授则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案例,作《高职服装专业“学期项目贯穿式” 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报告,详细讲解该模式 “项目准备 — 项目运行 — 成果展示与反思” 三阶段实施过程,总结实践成效与现存问题,并提出改进优化方向,为各专业实践项目教学改革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本。

总结提效:锚定目标压实工作责任

校长刘贻新在总结讲话中,对新学期教学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守教学核心地位,明确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要求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融汇,持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切实扛起育人使命;二是聚焦育人与发展关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稳步推进“十五五” 规划调研与省域高水平学校建设任务收关;三是狠抓重点任务落实,各学院需高度重视“说专业・说课程” 活动、实训室绩效评估、劳动教育及技能竞赛等工作,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系统梳理了新学期教学任务与改革方向,更明确了教学工作重点与责任分工,为学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